“十四五”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山東省這樣實現“老有所養”-
2021-08-10 09:19:56 來源: 經濟導報
記者從山東省政府網站獲悉,山東將聚焦高齡、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體系建設,完善基本養老服務,發展普惠養老服務,推進互助養老服務,健全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到2025年,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達到60%以上,街道、鄉鎮區域性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分別達到100%、60%以上,城市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達標率達到100%,農村互助養老設施覆蓋率明顯提高,城鄉統籌協調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根據《山東省“十四五”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到2025年年底前,山東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家庭四級養老服務網絡基本形成。有集中供養意愿的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保持在100%,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并保持在60%以上,養老護理員入職培訓率達到100%。全面實施職工護理保險制度,2025年底前,實現城鄉居民長期護理保險全覆蓋。
在縣級層面,至少建有1處以失能特困老年人專業照護為主的縣級敬老院。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2022年年底前,實現街道全覆蓋。新建或依托現有鄉鎮敬老院發展區域性綜合養老服務中心,2025年年底前,鄉鎮覆蓋率達到60%以上,實現城鄉社區日間照料服務全覆蓋。引導發展“家庭養老床位”,依托專業服務組織開展居家上門服務。
鼓勵對需要長期照護的失能老年人家庭提供“喘息”服務,支持面向家庭照護成員開展護理技能培訓。采取政府補貼等方式,對符合條件的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探索建立“養老顧問”制度,為老年人提供養老規劃、政策咨詢、資源推介等服務。
鼓勵以失能老年人為重點,以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為主體,托管鄉鎮(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連鎖運營轄區日間照料設施和“家庭養老床位”,推動專業養老服務向社區和家庭延伸,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
鼓勵和引導國有企業、社會組織、醫療機構、家政公司、物業企業等參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按照就近便利、安全優質、價格合理的原則,提供形式多樣的養老服務。積極推進城鄉社區(村)助老食堂或老年助餐點建設,引導市場主體針對老年人特點開發餐飲產品并建立配送體系。
2025年年底前,全省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提高到60%以上。按照“宜公則公、宜民則民”原則推進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推動具備條件的公辦養老機構實行委托運營或轉制為國有企業,盤活存量資源,提升服務質量。
2022年年底前,全省建設改造護理型床位不低于4.5萬張,全部達到二星級及以上養老機構標準。大力發展農村幸福院等互助養老設施,鼓勵專業服務組織連鎖化托管運營,打造政府扶得起、村里辦得起、農民用得上、服務可持續的農村互助養老模式。
實施普惠養老專項行動,鼓勵各級通過制定支持性“政策包”,帶動企業提供普惠型“服務包”,推動建設一批方便可及、價格可接受、質量有保障的養老服務機構。加大國有經濟對普惠養老的支持,鼓勵國有企業在養老服務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網點布局,培育發展以普惠養老服務為主責主業、承擔公共服務功能的國有企業。有序穩妥推動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所屬培訓療養機構轉型為普惠型養老服務機構。
創新“互聯網+養老”等智慧養老模式,匯聚線上線下資源,豐富產品供給,精準對接需求和供給,為老年人提供“菜單式”就近便捷養老服務,著力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
2025年年底前,實現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覆蓋率達到100%。實施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工程,整合現有衛生服務中心(站)或社區養老服務機構資源,推動社區養老設施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深度合作、鄰近設置。養老機構申請內部設置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的,取消行政審批,實行備案管理。
對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每年提供一次免費健康管理服務,落實老年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加快發展城鄉社區老年教育,2025年年底前,全省縣級以上城市至少建有1所老年大學,在全省打造300個左右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2022年年底前,全省培養培訓2000名養老院院長、20萬名養老護理員、1萬名養老社會工作者,2025年年底前,養老護理員崗前培訓率達到100%,養老機構中從事醫療護理、康復治療、消防管理等服務的專業人員持證上崗率達到100%。大力培養為老年人服務的社會工作者隊伍,在養老服務機構中開發設置社會工作崗位,2025年年底前,每千名老年人至少配有1名社會工作者。


-
事關中小學等!山東最新印發!統籌城鄉布局和鄉村振興戰略!
2021-10-21
-
濟南區際公交票價傳來新消息!新價政策近期將執行!
2021-10-21
-
濟南:集體建設用地可用于保障性公共租賃住房等項目建設
2021-10-20
-
最新通知!山東擴大低保保障范圍!
2021-10-19
-
山東將實行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獎勵新增計劃指標政策
2021-10-19